07.07.2007 全天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开放日

“我很担心,担心我消失在这个辽阔的大国里,什么也学不到,永远当一个老外……”。这是从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的礼堂内传来的声音。礼堂外,纽伦堡佩格尼茨河畔的芬德街的行道树上挂满了喜庆的大红灯笼,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也多有身着中式服装的华人和手持精美的中式书签的老外们,书签上面是用毛笔书写的他们的中文名字。这就是2007年7月7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的景象。学院精心筹办的“开放日”活动在今天隆重举行。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的此次“开放日”活动以由该院在全德国范围内举办的《我和中国》汉语征文比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为主体,结合一台大型的中国民俗文艺汇演以及各类中华文化展示、体验汉语等活动,令德国当地各界人士和海外华人共同体验了一场“中华文化的盛宴”。

此次《我与中国》汉语作文与演讲比赛面向全德国的汉语学习者。通过前期的角逐,8位来自德国各地的正式选手、1名年仅9岁的特邀选手入围决赛,并在决赛当天同台竞技,一逐高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慕尼黑总领事杨惠群先生、领事谭军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海迪女士,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的丁安琪女士、张学增先生和白马先生共同担任决赛评委。来自Würzburg大学的Rene Bernard同学凭借其《我的东北女神》一文以及在决赛现场的出色发挥力夺本次比赛一等奖,并获得了由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提供的前往北京的往返机票一张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参加两周汉语学习的奖学金。杨惠群总领事为其颁发了获奖证书。

Philipp Conrad Mayer和Marc Rosenberger分获二、三等奖。前者的《凭什么叫我老外》一文,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其在中国从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外”变成一个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可爱的、像个中国人的老外”的经历,其在演讲时丰富幽默的表情及肢体语言更是博得了观众的一片掌声。Marc Rosenberger则有意通过他的《我和中国》一文表达他对中国及其人民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性地分析了中西方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西方国家应当摒弃传统的、保守的固有意识形态,以更为宽阔的胸怀去看待和理解中国——他的这一观点贯穿始终。

演讲比赛结束之后,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邀请山东省文艺演出团为中外来客准备了一台大型的中华民俗文艺演出。鼓乐《中国龙》、杂技表演《四人技巧》、古筝独奏《高山流水》、二胡与萨克斯《二泉映月》、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等节目无不博得满堂喝彩。会场外,中国书法绘画展、砚台展、茶艺展示及品尝、中医药展等一系列展览及互动活动同样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热情,各个展台前摩肩接踵。

学院同时还提供了面向成人及儿童的各类体验汉语课,向大家介绍汉字、汉语以及中国简况。体验汉语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体验课结束后,很多人进行了汉语学习方面咨询,并有一些人当场报名参加孔子学院的课程。

一位流连于书画展的德国老者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每一幅字画他都驻足细品。在与记者的攀谈中,老人几次用坚实有力的语气说了同一句话“我坚决不认为汉语难学、汉语学不会。”他表示:“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那仅仅是因为汉语和欧洲各国的语言不属于同一个语系,汉语有着完全不同的语音和文字结构。但这并不表示汉语就是‘很难被学会的’甚至是‘不可能被学会的’。西方人对汉语的恐惧和拒绝,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知之甚少。孔子学院的活动就很有意义,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需要更多的孔子学院。”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自去年成立之时起,就坚持以推广汉语教学、促进中德交流为己任。现在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如今发达的资讯和传媒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中国的信息,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中国文化。而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正是通过各种文化展示和互动活动,为德国各界人士提供了这一“零距离”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

此次开放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很多人表示,增进了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也消除了很多之前的误解,通过活动认识了生动、真实的中国和中国文化。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