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
- 在线活动
- 纽伦堡
- 埃尔兰根
- 音乐
- 展览
- 朗诵会及讲座
- 文化工作坊
第八届素描双年展:苏笑柏纸上作品展——来自DKM博物馆的收藏
受第八届纽伦堡素描双年展的邀请,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将在艺术空间展出国际知名艺术家苏笑柏的纸上作品,这些作品均是DKM博物馆的收藏。
苏笑柏1949年出生于中国武汉。1965年,他考入武汉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于1985年至1987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87年,他获得奖学金前往杜塞尔多夫国立艺术学院,师从康拉德·克拉菲克(Konrad[...]
讲座:传统与创新——中医在综合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TCM)历经2000余年的沉淀和积累,在中国早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式。如今,它在西方也逐渐被接受和认可,被视为一种 “补充”(自然)疗法。然而,西方对中医的定位真的公正吗?中医仅是传统医学疗法的补充,还是现代综合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经常使用的针灸外,中医还有哪些诊断和治疗方法?中医可以治疗所有疾病吗?它是否是一种[...]
2025国际中文日——“春天的旋律”音乐会
“国际中文日”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携手中文联盟共同举办的活动。2025年“国际中文日”之际,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将邀请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在埃尔兰根举办春季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组建于2013年。其成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其中多位团员已是享誉乐坛的新生代演奏家。在此次音乐会上,他们将倾情演绎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竹笛、中阮、笙等中国传统乐器,展现[...]
讲座:启蒙和中国的现代化
莱布尼茨在他1697年的著作《中国近事》一书中将中国描述为“东方的欧洲”。从那时起,欧洲和中国就总是放在一起比较。莱布尼茨列举了欧洲的优势,同时呼吁加强向中国学习。本次讲座将探讨欧洲能在多大程度上继续保持其优越性,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做到这一点?或者中国是否会成为新的世界强国?
主讲人:
[...]
讲座:绘画与文字——中西交融的视角
数个世纪以来,文字与绘画在中国艺术中孕育出独特的共生形态。文字不再单纯承载语义,更化作视觉体验的有机组成 —— 它们为画面注入层次、韵律与意境。从传统书法的笔意流转,到当代艺术家苏笑柏的创新实践。
这不仅关乎视觉之美,更揭示着文字如何升华为艺术本体,以及文字与图像的深层关联在中国文化中何以占据核心地位。以中西交融的视角解析这一绵延至今的美学互动,本次讲座将带来启发性的洞见。
[...]讲座:中国的基督徒——适应与觉醒之间的信仰
主讲人:格策( Michael Götz),巴伐利亚青年会秘书长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国家。其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基督教群体也在中国不断扩大。那么,在中国作为一名基督徒是怎样的体验呢?基督教群体在中国又面临着哪些挑战与机遇呢?
巴伐利亚州青年会秘书长格策曾到访中国20多次,熟悉那里的教堂、基督教群体和基督教青年会。今年3月,他刚刚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