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022 18:00 - 20:00

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讲座之六—— 上世纪80年代至2017年的中国艺术

12月1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再次举办中德建交50周年系列讲座,邀请了德国著名艺术家兼策展人施密德(Andreas Schmid)向线上和线下近30位听众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至2017年的中国艺术。

施密德曾在中国生活多年,期间在中国学习了中国书法,上世纪80年代还亲身经历了“85美术运动”的肇始;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向西方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向西方民众介绍中国艺术。在讲座中,他用丰富的图像资料,并结合自己在中国的求学和办展经历,通过讲述自己同众多风格各异的中国艺术家的故事,从一位德国艺术家和策展人的角度生动重现了过去30多年来的中国艺术。当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让80到90年代的艺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中国当代艺术也尚处于探索状态。在信息较为闭塞和对外交流充满困难的年代,来自国外艺术圈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为国内艺术圈注入了新的血液,不少书法展和画展也吸引了年轻的中国观众。施密德特别提到了一位荷兰的老朋友戴汉志(Hans van Dijk)。他们在中国一起从事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整理、展示和交流工作,特别是1993年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是欧洲范围内首次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型展览,其后在欧洲各国巡回展出。几乎在同期,中国当代艺术的多个展览也被正式推向国际舞台,中国当代艺术家还首次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在戴汉志和施密德等多位国际、国内艺术界人士的推动下,世界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也看到了中国艺术家或朦胧或直白的多元化表达,看到了中国艺术的独特性。后来层出不穷的艺术论坛和博物馆都是中国艺术发展的见证。施密德展示的中国艺术家作品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多样和迅速发展,许多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艺术家们利用艺术植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养料,积极做着不同的尝试,将中国当代艺术引向世界舞台。

纽伦堡孔院是全球第一家拥有自己独立艺术空间的孔院,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艺术沙龙,为国际间当代艺术的对话创造机遇。孔院德方院长徐艳对艺术交流的看法同施密德不谋而合,也认为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增进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孔院将继续致力于将这一艺术空间发展为中外艺术家交流碰面和激发灵感的场所。

 

合作机构